1. <var id="n11je"><strong id="n11je"></strong></var>
      
      
              1. 太原大顯自動化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首頁 | 聯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手機站
                產品目錄
                聯系方式

                聯系人:業務部
                電話:0351-3322162
                郵箱:service@scakm.com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趙政才:201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5%

                編輯:太原大顯自動化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字號:
                摘要:趙政才:201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5%
                對以“陜北速度”著稱的榆林來說,未來五年或將迎來一個拐點。

                過去5年間,被譽為“中國科威特”的榆林市以GDP年均18%、財政收入年均42.95%的速度創造出舉世矚目的“陜北速度”。經濟總量躍居全省第二,已然成為陜西經濟第二極。2010年全市原煤、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占到全國總產量的7.9%、4.8%和11.4%,油氣當量占全國油氣當量的6.6%。

                能源一度創造了陜北奇跡,但榆林的主政者發現,這是一條不可持續的路。為此,榆林市已經適時將其發展戰略從跨越式發展,調為可持續發展。但將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注入榆林這樣一個重化工城市,并非易事。所幸,榆林市決策層已經從戰略上做了調整,并在積極申請陜西省內的低碳試點城市。

                趙政才對本報記者介紹,在榆林的“十二五”規劃中,榆林市提出要發展高端低碳產業體系,構建“1234” 十大產業,以平衡能源產業與非能源產業之間的比例。據他介紹,所謂十大產業,即壯大以煤炭為代表的一個資源型優勢產業,突破煤炭熱解、現代農業等兩個特色產業,培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三個接續產業,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研發、生活服務等四個支撐產業。

                結構調整高碳產業

                榆林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

                《21世紀》:榆林2010年的一二三產業的產業比例是多少,“十二五”期間計劃做什么樣的調整?結構調整的難度在哪里?

                趙政才:在2010年,這個比例是5∶69∶26。,呈現出明顯的一產小、二產大、三產弱特征。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工業內部結構輕重比例懸殊。作為資源型城市,目前榆林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工業,2010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5%。同時,工業內部結構性矛盾又很突出,主導產業是圍繞資源開發建立起的采掘業和初級加工業,2010年,全市重工業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8.3%,采掘業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1.6%,一次能源產量占全部能源產量按標煤折算達到93.3%。能源經濟一枝獨秀,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能源化工下游和配套產業發展不足,非能源化工產業被邊緣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三高一低”粗放型經濟典型特征明顯,仍未擺脫資源依賴型發展模式。

                長期粗放的發展方式必然帶來環境破壞、資源枯竭,進而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為此,“十二五”期間,榆林提出在資源開發成長期實施主動轉型戰略,構建以能源化工為主導、現代服務業和特色農業為支撐,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合理、產業發展集聚、產業競爭高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端低碳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方式由資源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經濟增長由投資拉動向投資、消費協調拉動轉變。具體講,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要超過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建成“全國知名、全省一流”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工業內部結構大幅改善,輕工業占全部工業的份額力爭突破5%,以光伏、風能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

                就榆林而言,“十二五”期間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何確定產業突破口?!笆濉逼陂g我市初步確定以推進深度轉化、發展現代煤化工作為主攻方向,但目前看還存在工藝技術不夠成熟、國家產業政策調控力度加大等問題,亟需研究資源型轉型的產業突破口。二是如何突破瓶頸制約。榆林屬缺水地區,產業布局以煤化工、鹽化工、煤電等高耗水行業為主;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已給榆林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壓力,生態承載力不足成為能源資源大規模開發的重要制約因素;隨著能化產品大規模外輸,外出主要通道擁堵嚴重,交通瓶頸制約突出;此外,國內節能減排壓力將進一步增大,環境容量不足也成為榆林重大項目落地的一大制約因素。因此,在能源化工高耗水、高排放尤其是高碳排放以及高生態承載需求的產業特征同水資源短缺、減排任務低基數核算、生態治理與恢復的矛盾進一步凸顯的情況下,能否突破水資源、交通運輸和生態環境承載力的約束是榆林面臨的嚴峻挑戰。

                《21世紀》:作為中國的能源化工基地,榆林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與榆林相鄰的內蒙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和寧夏的寧東也在積極發展能源化工,那么榆林如何避免與之惡性競爭,做出自己的特色?

                趙政才:榆林與周邊五省區10個兄弟市同屬于陜甘寧蒙晉能源密集區,在享受國家發展戰略、發展政策、發展機遇等方面機會原則上來說是基本均等。整體來看,各有優勢,晉蒙煤電已經搶先占據了華北市場,現在又都在積極搞化工??梢哉f晉、蒙、甘、寧的同業激烈競爭形勢對陜北地區都是很大的壓力和挑戰,此外,國家限制產能過剩產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等)發展的政策,也會對榆林開發建設形成挑戰。在這個大局之下,榆林要想從周邊城市中脫穎而出,建設好自己的高端低碳產業體系,及早聚集更多的資金、技術與人力資源是關鍵。

                為此,我們確定了自己的差異化發展思路:一是在資源深度轉化上做文章,構建煤炭熱解、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醋酸、煤制油五大產業鏈,打造全國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實現化工產業高端化、電源建設大型化、載能工業特色化,原煤就地轉化率突破50%,一次能源占比明顯下降。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建成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一批國家級、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和循環經濟試點企業,重點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標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三是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重點發展蘭炭、金屬鎂、化工、農產品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進煤液化、MTO、煤制芳烴等先進的煤化工技術,打造一批科技創新載體和平臺,建成國家級的榆林高新技術產業區,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突破55%。

                2015年風力發電裝機達到150萬千瓦

                榆林新能源產業園區已基本成型

                《21世紀》:水資源短缺是制約榆林能源化工發展的一個巨大瓶頸,“十二五”期間,榆林計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趙政才:榆林的“十二五”計劃期間,對于水資源利用,將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的原則,同時加大水利投入力度,加快水源工程建設。通過三個主要措施,保證工業和城鎮發展用水。

                首先在規劃期間,榆林的重點水源工程建設要落實的有:定邊引黃續建工程、王圪堵水庫、榆神工業區供水等,“十二五”期間要保證新增供水量4.5億立方米以上,實現基本供需平衡。

                二是要在規劃期間推進引黃入榆工程,抓住陜甘寧、呼包銀榆、能源“金三角”等國家級經濟區建設實施的歷史機遇和“引漢濟渭”工程水權置換的有利時機,“十二五”期間力爭開工建設黃河東線大泉引水工程,啟動黃河西線大柳樹引黃和南線磧口水庫前期工作。

                最后是構建供水管網體系,這項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要提高水資源配置能力和利用效率,最終建成以大泉引黃工程、榆神工業區供水工程、王圪堵水庫工程為主架構,李家梁、中營盤、瑤鎮、采兔溝水庫為輸送骨干的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中遠期供水網絡。

                《21世紀》:在發展傳統能源的同時,你剛才提到榆林也在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那么榆林在“十二五”期間,在這個方面有哪些具體規劃?

                趙政才:榆林風光熱資源富集、煤電資源豐富、原料來源充足、產業銜接良好,既具備發展風電、光伏產業的生產優勢,又是風電、光伏發電的應用區域,發展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得天獨厚。目前榆林在新能源方面已有成型項目,目前在建的新能源產業園區有靖邊太陽能光伏產業示范園區、榆陽區榆林新能源產業園區。

                “十二五”期間,我們規劃建設風力發電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單晶硅產能1萬噸,多晶硅產能7萬噸,并進行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配套產品、應用產品等方面的開發,形成產業集聚,建設定靖百萬千瓦發電基地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

                此外,我們還規劃利用榆神工業園區的煤炭化工資源優勢,重點引進和發展萬噸級能耗低、綜合利用率高、無污染的高純硅生產項目。

                碳強度下降15%

                到2015年,實現重點污染企業基本完成清潔生產審核

                《21世紀》:早在2009年,榆林就試圖進行轉型,以擺脫對能源產業的過度依賴,榆林現在的能源產業和非能源產業的比重是多少,“十二五”期間計劃做什么樣的調整?非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是什么?

                趙政才:前面我們提過,榆林能源經濟一枝獨秀,資源驅動特征非常明顯。能源化工產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占到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的90.3%和89.9%,非能源產業占比不到10%,這是榆林本身的資源特征決定的,榆林目前煤炭預測儲量2714億噸,已探明儲量1447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6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儲量1.18萬億立方米;石油預測儲量10億噸,探明儲量3億噸。

                因此,“十二五”期間,在繼續優化能源產業的同時,榆林也將加快結構調整,著力提高非能源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重點發展的非能源產業是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特色農業。裝備制造業主要發展成套煤機設備、新能源重型汽車等?,F代服務業重點發展旅游業、物流業和生產線服務業?,F代農業主要是發展馬鈴薯、紅棗、玉米、羊子、小雜糧、大漠蔬菜六大特色產業,農業增加值突破130億元。

                《21世紀》:如果榆林入選陜西的低碳試點,那么榆林計劃怎么嘗試?

                趙政才:如果榆林進入陜西的低碳試點名錄,我們將從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和低碳發展政策支撐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幾方面著手。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支持等方式,扶植一批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高效能、低排放項目,并盡快建成榆神、榆橫兩個低碳工業區,實施一批低碳示范項目。同時積極發展清潔能源,諸如加快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增加非石化能源的比重。

                除此之外,榆林還將繼續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大力發展碳匯林業,增加林木的蓄積量。力爭做到市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15%,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的目標,區域固碳能力年均遞增1%左右。
                上一條:張華祝:當前我國核電仍保持較強的發展態勢 下一條:光伏政策或將引發新一輪競爭
                a级黄色网站

                1. <var id="n11je"><strong id="n11je"></strong></var>